時間:2018-03-16作者:吳艷來源:中國民族報閱讀: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促進宗教關系健康和諧,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宗教界別全國政協委員們紛紛表示,新時代,宗教界要有新擔當。要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積極推動中國化進程,為促進宗教關系健康和諧貢獻力量。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珠康·土登克珠表示,過去5年,西藏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宗教和睦、邊疆鞏固,黨的宗教工作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幫助支持,離不開各省市的無私援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藏傳佛教人才培養,支持西藏佛學院建設,佛學院正確的辦學方向和原則得到各方面充分肯定,一大批優秀愛國僧才正在茁壯成長。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馬文云認為,過去5年是凝心聚力、改革創新的5年,也是宗教工作健康發展的5年。新時代賦予宗教界新的使命,作為宗教界委員,要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旗幟鮮明反對宗教極端主義,發揮宗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積極作用。要履行好宗教界的社會責任,引導信教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社會共同福祉奉獻心力。要加強宗教團體自身建設,成為政治可信、作風民主、工作高效的愛國宗教團體。
河南省天主教愛國會主席王躍勝說,中國天主教要始終不渝堅持愛國愛教,增強“四個意識”,堅持中國化方向,促進宗教關系健康和諧。他建議,加強對“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問題的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更深入地探索推進。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董沛文說,道教界要積極推動中國化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教理教義,弘揚道教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新時代道教的新風貌,團結引領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慧明認為,新時代,佛教界要有新擔當,要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上下功夫,引領信教群眾愛國愛教、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要在加強團體自身建設上下功夫,做到政治可靠、作風民主、工作高效;要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上下功夫,利用各種平臺講好中國佛教故事,配合做好民間外交工作;要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下功夫,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服務信眾。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沈學彬指出,中國化不僅是儀式、服裝、建筑這些形式上的中國化,更重要的是神學思想的中國化。特別是神學教育,應加大中國哲學、歷史、文化等內容的比重,把中國化真正落到實處。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楊發明指出,政府工作報告對新時代宗教工作作出專門部署。對宗教界來說,要廣泛宣傳發動,全面把握精神實質;進一步增強“五個認同”,更加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進一步推動宗教思想建設,更加自覺地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努力探索發揮積極作用的新途徑,更加自覺地為實現中國夢作貢獻;明確自身責任,積極挖掘伊斯蘭教和諧文化、道德文化、慈善文化,大力推進解經工作,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共同致力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基督教協會副會長闞保平指出,中國基督教界應加強愛國團體自身建設,深化神學思想建設,深入挖掘教義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的內容,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